转子发动机“失宠”之谜多数车企为何弃用?

在当今汽车界,小排量发动机已成为主流趋势。就连迈凯伦和法拉利这样的超级跑车制造商,也纷纷舍弃大排量、多缸发动机,转而采用增压V6和V8发动机。这一变革并非仅限于高性能品牌——丰田已从其畅销车型凯美瑞中撤下了V6发动机,本田也对雅阁采取了同样的举措。

试想,若有人能研发出一款紧凑、轻便且排量小,却能媲美大排量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引擎,那无疑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救星。有趣的是,这项技术早已存在,它就是转子发动机。其中,马自达品牌尤为突出,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转子技术的研发,并将其主要应用于其备受赞誉的跑车系列中。那么,为何其他汽车制造商对转子发动机赞誉寥寥,整个行业又为何未能广泛采纳这项技术呢?原因其实很简单,主要归结于可靠性问题以及排放方面的困扰。

尽管转子发动机已成功应用于RX-7和RX-8等多款马自达跑车,但其设计本身仍存在一些固有缺陷。首先,转子发动机对驾驶员的操作技能要求极高,而这往往难以保证。这是因为转子发动机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机油消耗问题,进气歧管内设有喷油嘴,用于向燃烧室喷射机油。因此,机油量会逐渐减少。如果车主不经常使用机油尺检查机油液位,机油供应就会不足甚至耗尽,进而引发问题。虽然从技术上讲,这是车主的疏忽,但不难想象,汽车制造商会担心因此受到指责,而可靠性不佳的名声是应尽力避免的。

其次,转子发动机在实现清洁排放方面也存在困难。由于其燃烧室的特殊形状,转子发动机在热效率方面表现欠佳。因此,与传统发动机设计相比,大量未燃烧的燃料会通过排气系统排出。加之前面提到的机油燃烧问题,从效率角度来看,汽车制造商自然会对转子发动机敬而远之。

上述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转子发动机几乎已被市场淘汰。然而,仍有一些忠实的转子发动机粉丝存在,对于像被禁赛的勒芒冠军马自达787B赛车这样的传奇车型,仍有人对其技术表示赞赏。不过,自RX-8停产以来,市场上已再无搭载转子发动机的量产车型。

直到马自达重新引入转子发动机,并带来了新变化。在推出新款MX-30 REV时,马自达并未完全依赖转子动力,而是安装了一台830cc的转子发动机,与17.8kWh的电池组和167马力的电动机协同工作。转子发动机主要用于为电池组充电,实际上充当了增程器的角色。马自达还透露,其令人兴奋的Iconic SP概念车也将采用类似的混合动力系统,但输出功率将大幅提升。尽管目前该设计仍处于概念阶段,但它预示着转子发动机在未来或许仍有回归的可能。

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,本文转载自MSN,【提供者:十轮网科技资讯 | 作者:佚名】,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。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,无商业用途。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。

推荐阅读